跳到主要內容區

結構材料組

教學目標

本組課程除教授進階之結構與材料力學理論外,亦包括結構耐久性與耐震性能評估及補強等分析與設計專業知識,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,並配合電腦軟體之訓練,培養具備結構材料專業知識及工程實務技術能力之專業人員,且同時奠定學生往後持續進修與自我學習基礎。

研究方向

  • CFRP 應用於 RC 結構物之補強
  • 耐高溫補強材料之開發與研究
  • 古蹟與歷史建築物之耐震補強與補強材料開發
  • 擬動態實驗技術之發展與應用
  • 結構非線性動力分析技術之發展與應用
  • 以結構性能為目標的結構耐震設計與耐震能力評估
  • 橋梁與建築物結構性能之量測、模擬與分析
  • 複合材料開發與研究
  • 綠能材料開發 ˙不確定性與風險分析
  • 大型結構之實驗研究 ˙地理資訊系統規劃與設計
  • 橋梁施工控制技術之研究 ˙GIS, GPS, RS 技術整合
  • 結構物健康診斷 ˙影像量測與數值高速運算
  • 結構物檢測評估及補強 ˙結構物隔震與減震
  • 工程材料行為 ˙廢棄物再應用
  • RC 結構耐震行為 ˙智能材料開發與研究
  • 空間資訊HyDEM規劃與運用
  • 即時水情測預報系統與淹水模式之整合
  • 山域事故搜索理論與系統之研發

專任師資

  • 李有豐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應用力學與工程科學博士
  • 張哲豪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黃昭勳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張順益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宋裕祺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尹世洵 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機械工程博士
  • 廖文義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楊元森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黃中和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王柄雄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
  • 羅元隆 日本東京大學環境學博士

未來展望

本組未來之教學及研究將針對複合與智能材料開發與研究、結構物耐久性與耐震性能評估、智慧型結構監測與檢測技術等方向發展, 期能培養專業結構與材料人才,以增進國內土木工程技術。

瀏覽數: